新華報業網訊 27日下午,《2015江蘇裝備制造業藍皮書》在泰州姜堰區舉行的中國江蘇智能?綠色制造與裝備高峰論壇上正式發布。藍皮書顯示,作為江蘇經濟主導產業之一,裝備制造企業數量占全省工業的47%,產值、銷售收入、利稅在全省工業所占比重分別為56%、55%和56%,出口交貨值占比為81%,江蘇裝備制造業強省地位已經確立,其規模和效益指標繼續位居全省各行業和全國同行業首位。
裝備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梁,是興國之器、強國之基。當前,全球制造業正處在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,德國工業4.0如火如荼,美國工業互聯網不斷升級,“中國制造2025”戰略規劃也正式發布實施。裝備制造業作為江蘇最大的支柱產業,正在順應全球制造業智能化的發展大勢,深度開展國際國內合作,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等產業發展,從中尋找江蘇融入國家和世界大的發展戰略的機會,加速推進江蘇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。
藍皮書分別采用RCA(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法)和PCA(主成份分析法)兩種定量分析方法共同說明,江蘇裝備制造業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,其整體及各行業在全國都有很強的競爭力。其中,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業不僅在全國競爭力排名第一,而且在江蘇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;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在全國競爭力排名第一,且在江蘇有相對的比較優勢;通信設備計算機及電子設備制造業在全國競爭力排名第二,但在江蘇也有相對的比較優勢;其余4個行業在全國競爭力排名都處于前兩位,但在江蘇的比較優勢并不突出。
藍皮書指出,江蘇裝備制造業存在的問題主要包括:產業層次不高,大部分企業仍處于價值鏈的中低端;企業“小、散、低”,難以適應國際競爭;技術創新觀念薄弱,自主創新能力不足;基礎材料、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工業的水平還不夠高。為此,藍皮書還給出了江蘇裝備制造業競爭力提升措施:一是強化技術創新以提高產業技術水平,二是實施名牌戰略以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,三是規范政府服務以營造產業發展環境,四是實施綠色制造以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。
記者 顧介鑄